不通則痛、不榮則痛 你屬於哪種痛經?
痛經是婦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,身邊不少女性朋友或多或少都曾有過痛經的經歷,尤其是年青女生及月經初期的少女更為普遍,對於她們來說,每個月的那幾天就仿佛噩夢一樣。但其實中醫有許多方法可以治療痛經,提升臟腑功能,從而擺脫痛經之苦。
Pinky問:「譚博士,我深受痛經困擾多年,每次來例假的前兩日,我幾乎痛到爬不起床,有時甚至需要請假在家休息,嚴重影響了我的工作和生活,以前每次發作,我都靠服用止痛藥緩解,但近期連服止痛藥也失效,加上我真的不想一直只自欺欺人服藥了事,好想明確處理問題,請問為甚麼會痛經?」
我答:「現代醫學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,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,佔痛經90%以上;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病變,如子宮內膜異位,盆腔炎等引起的痛經。而子宮過度收縮是原發性痛經的主要原因。嚴重痛經者可見面色蒼白,噁心嘔吐,甚至昏厥,一般只要經血下行通暢,腹痛即可緩解或消失,痛止後患者感覺全身乏力。
中醫理論認為痛經的發生與沖任、胞宮的週期性生理變化密切相關。主要病機在於邪氣內伏或精血虧虛,加上經期前、後沖任二脈氣血的生理變化急驟,導致胞宮的氣血運行不暢,不通則痛,或胞宮失於濡養,不榮則痛,故使痛經發作。常見的分型如下:
一、腎氣虧損
過勞、熬夜、過度恐懼情緒、長期壓力、先天腎氣不足,或房勞多產,或久病虛損,傷及腎氣,腎虛則精虧血少,沖任兩脈氣血不足,經血停泄,子宮脈絡更虛,失於濡養,不榮則痛,故使痛經。
二、氣血虛弱
素體虛弱,氣血不足,或大病久病,耗傷氣血,或脾胃虛弱,氣血生化不足,氣虛血少,經期血液下泄,沖任氣血更虛,胞脈失於濡養,故使痛經。
三、氣滯血瘀
平日情緒抑鬱,或因事憤怒損傷肝臟,肝鬱氣滯,氣滯則會血瘀,或經期、產後,餘血殘留體內,積蓄而形成瘀血,瘀滯沖任二脈,血行不暢,月經前和經期間,氣血下注沖任,導致胞脈氣血更加壅滯,不通則痛,故使痛經。
四、寒凝血瘀
經期或產後,感受寒邪,或過食寒涼生冷的食品,寒氣入侵沖任二脈,與血搏結,以致氣血凝滯不暢,故使痛經。
五、濕熱蘊結
平日濕熱蘊結在體內,或經期、產後,感受濕熱之邪,與血搏結,滯留於沖任、胞宮(子宮),以致氣血凝滯不暢,於是痛經。」
Pinky續問:「我平時確實容易發脾氣,睡眠也不太好,睡前總是會想很多事情,偶爾肋骨兩邊還會出現悶痛。」
我答:「是的,因為你屬於肝鬱氣滯型痛經,由於肝氣鬱結不疏,肝氣滯留在於胸脇兩旁,於是出現悶痛,同時令你睡而不憨。」
Pinky續問:「那應該要怎麼辦?」
我答:「你可嘗試針灸治療調理臟腑,提高身體機能,從而改善痛經的症狀。
針刺:
血海、水溝、內關、神門、太沖、關元、子宮、氣海等穴,佐以艾灸,隔日1次,7次為一療程,可調經疏肝、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。」